当前位置: 主页 > 汽车 > 详情
环球今头条!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市倒计时:车企开启“销量冲刺战”

来源搜狐汽车   2022-12-02 16:30:26

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 文/图)“限时下单,锁定国补”“补贴差额,我们承担”“国补退坡,保价护航”……

距离2022年结束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各大新能源汽车品牌以“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于年底退市”为噱头,纷纷亮出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宣传语,开启新一轮“销量冲刺战”。


【资料图】

与此同时,不少消费者也一改往日观望态度,加入到“购车大队”中,在最后的政策优惠期抓紧“上车”。

新能源汽车补贴即将退出,车企和消费者都在努力抓住最后的窗口期。

消费者“上车”忙

“如果现在下单,能赶在年底前提到车吗?”消费者刘先生想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出前购车,最近一直在看各大新能源汽车品牌推出的优惠方案。

“在这最后的一个多月里,车企们有的涨价、有的限时保价,花式促销活动不断,这些都要加以多方比较。现在买车还可以节省1万多元,等2022年一过,政策退市,‘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刘先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市在即,再加上“未来新能源汽车价格或将上调”的消息流出,面对各大新能源车企推出的保价措施和补贴方案,有需求的消费者加快了购车步伐。

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为了年末冲刺销量,满足消费者“搭”上新能源汽车补贴末班车的需求,不少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消费者看车时会强调“交付周期变短”。

北京某特斯拉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特斯拉中国将再一次缩短新车的交付周期,预计在1—5周内能完成提车;极氪官方消息称,极氪部分车型的交付周期将进一步缩短至4—6周,其中12月中上旬的订单将力保在年底前交付。

北京某小鹏体验中心销售人员称:“各项购车优惠政策告急,再加上年底车企为了冲一波销量会开展各种活动,近期顾客在线上或线下询问汽车优惠的次数明显比之前要多。”

车企打出保价补贴牌

“现在买车是最合适的,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订车不受涨价的影响,就算年底前提不到新车,现在付定金,我们也会给您补贴,等到明年提车完全没问题。”这是在向有买车意向的顾客解答优惠方案时,新能源汽车销售人员小高说得最多的一段话。

“我们店大概率将在2023年执行新的售车方案,所有车型的价格都会上调,所以对近期有购车需求的顾客,我们都会劝其不要犹豫,趁着年末赶紧下单。”小高说。

按照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将不再给予补贴。

在此背景下,部分新能源车企在补贴退市前调整部分车型的售价,或推出限时保价、提供补贴等方案,锁定年终消费群体,完成年度销量目标。

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11月上旬以来,特斯拉、福特电马、零跑等多个品牌选择下调售价,降价幅度从1万元到20多万元不等。

近期AITO问界、蔚来、极氪也加入“保价促销量”之战中,推出限时保价政策。若消费者在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定金支付的订单,将持续享受2022年国家新能源补贴,不受交付时间限制。

除了限时保价外,小鹏、长安深蓝还分别公布了厂家给予补贴的方案。相关公告显示,由品牌方来补贴相对应的退坡差额。

“若在2022年12月底前,消费者未能给新车完成上牌,就无法享受国家补贴。新能源车企推出保价和补贴活动,既能保证消费者在12月以后也享受到补贴,还能进一步增加汽车的销量。”小高表示。

补贴退市影响有限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步伐的加快,新能源车企对补贴的依赖程度已经有所降低。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公开表示:“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出,行业内早有准备,多数车企也提前采取了应对措施,像特斯拉开始降价,说明企业对补贴退出的应对能力是比较强的。”

自补贴退坡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单车补贴金额在逐年降低。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车辆信息表》,2015年至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单车平均补贴从10.64万元下降至2.22万元。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在补贴首次退坡后的第一个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1.4万辆,环比降幅高达63%;2021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环比降幅为20.5%;2022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环比降幅为18.5%。同样是补贴退坡后的第一个月,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对于市场的冲击力度已明显减弱。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对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增长的影响有限。中信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智能电动大趋势将持续加速演进,补贴年底退出带来的影响有限,电动化、智能化景气向上,预计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的销量可达900万辆,同比增长31%。同时,行业进入稳定成长新阶段,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安全性升级带来的产品体验提升和成本下降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