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资料图)
主持人:昨天(26号),2022年天津市科学技术奖颁奖,共两百个项目获奖,其中不乏“微纳结构光电子芯片关键制备工艺及应用”、 “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等一批在不同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基础科学成果。正是本市在基础科学领域的长期投入,助力科研机构加速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来听记者郭曦然的报道。
照一张照片,就能知道正在冶炼的合金成分比例是否正确、患者的癌细胞是不是已经切除干净……这些听起来如同魔法的场景,都正在逐渐成为现实。而实现这些“魔法”的基础便是一颗颗加工尺度以纳米为单位的微纳结构光电子芯片。这项由清华电子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清华大学及清华大学成果转化企业天津华慧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发的“微纳结构光电子芯片关键制备工艺及应用”项目成果获颁2022年天津市技术发明特等奖。项目第一完成人,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电子院特聘院长黄翊东说:
(录音:光电子芯片的加工尺寸到了微纳尺度下会有很多新的问题,我们的突破是解决了它在制备上的难题。)
不同于微电子芯片,微纳结构光电子芯片利用光子进行信息感知和传输,其所具有的种种神奇功能更加依赖其物理结构。因此,芯片制备工艺和精度成为微纳结构光电子芯片能否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2003年,黄翊东自日本学成归来,就投入到微纳结构光电子芯片这一前沿领域研发。
但是,一台微纳结构光电子芯片制备设备,动辄投资上千万,必须工作在超净实验室里,相对完整的制备工艺平台还要有一支稳定的团队运行操作,每年所需费用逾千万。就在这时,天津市、中新生态城管委会与黄翊东建立了联系。
(录音:我当时是和地方政府谈清华电子系成果怎么真正落地,成为生产力。然后我说,最基础的芯片也应该投入做,生态城非常支持,小一个亿把(生产)线搭起来。)
在这个位于滨海新区中天大道的新建实验室,团队一面探索微纳结构光电子芯片制备工艺,一面承接国内其他团队的芯片研发订单,积累实操经验和培养人才。经过十多年积累和探索,团队自主研发出了国际领先的微纳结构光电子芯片制备工艺,研制出了世界首款超光谱成像芯片。黄翊东说:
(录音:这个芯片替代光谱仪,同样精度,微波炉这么大的体积(的光谱仪,我们的芯片)可以做到100个微米,把200万个芯片集中到镜头上,就变成光谱相机,实时的告诉你物质的信息。)
同时,从团队走出了一批人才,先后创立了天津华慧芯、北京与光等一批企业,成为推动我国光电芯片创新研究及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总估值超过25亿。而类似这样的早期投入,目前仍在持续。
朱平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研究员,他所参与的“血细胞分子图谱建立与血细胞生态研究”项目,获得2022年天津市自然科学特等奖。这一项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和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共同完成,旨在建立人在健康状态下血液中各种细胞的分子级别“标准”图谱,进而实现多种疾病的早期筛查。朱平说:
(录音:就像血常规,我们有指标在血液细胞里面,包括血液系统里面,所以我们就要给血液汇集一个图谱,这样检测血里面的一些细胞,我们就可以知道到底是哪些组分出现了异常,全身各处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就可以对很多疾病诊断甚至治疗,甚至是早期的干预。)
团队联合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以及多家医院,目前,这一项目初步解释了多种血液疾病发生机制和干预策略,指导了临床治疗。同时,研究人员正在搭建相关图谱网站,集合全球力量推进研究。项目完成人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副研究员郝莎说:
(录音:我们也是建了一个数据库在全球共享,同领域研究者可以去直接利用这个数据,然后截至目前网站访问量是超过9000次,覆盖是52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上基于图谱的研究,恶性肿瘤的也在做,移植相关的在做。)
未来,本市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作为主任务,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高校创新策源地和人才库作用,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让更多原创前沿科技成果在本市竞相迸发。(记者郭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