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天津北方网讯:大港边检站执勤一队政治教导员、警务技术一级主管张宝明从警已经17年了。主要从事技术工作的他,用一条条数据、一行行代码、一个个指令筑牢口岸一线的坚实防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技术男”。身为“80后”的张宝明早早两鬓染霜,他却笑着说:“我并不觉得那是老的表现,根根白发记录着我通宵奋斗、苦思技术的历程,那是实干创新和工匠精神的象征。”近日,张宝明光荣当选天津边检总站“十大国门建功标兵”。
刚开始,张宝明在南疆边检站工作。2016年,大港边检站开始筹备,他成为筹备组的一员。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他每天早上先从家驱车50公里到南疆边检站,做完本职工作后,再开车50公里前往大港边检站,马不停蹄地筹备新站,全程跟进办公用房改造、设备配备安装等工作,在方案设计、材料选择、工程施工过程中负责审核把关,确保建设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2018年1月,大港边检站正式成立。虽然该站距离市区70多公里,每天张宝明通勤时间将近4个小时,但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选择留在那里。建站之初,他克服技术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困难,吃住都在单位,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困得不行了就打个盹儿,然后接着干。仅用10天时间,便精确完成了内部主网络的联调联试和相关路由器、交换机、VPN的配置以及梅沙服务器的部署,安装调试设备100余台,保障各项业务工作顺利平稳开展。
为了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张宝明的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一个寒冬的深夜,他接到同事电话,得知系统故障,客户端登录不进去,重启也不管用。他二话不说,立即从家里驱车一个多小时赶到单位,依次排查网络系统的命令指令和相关文件,凭借深厚的知识储备和多年的经验积累,很快发现了问题——系统的侦听日志文件过大,导致侦听程序无法运行。随后他“对症下药”,不到20分钟,就让系统恢复了正常。
还有一次,张宝明下班刚到家就得知,大港站全站断网,跟各单位都无法联络。通过同事的描述,他初步判断,故障具体原因需要前往总站排查。于是,他马上赶到总站,联合工程师共同分析,发现是大港站的系统里丢失了一个重要配置。张宝明远程指导同事,手动敲代码,终于将问题顺利解决。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已是第二天凌晨3时许了。
近几年,张宝明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专长,攻坚克难,推动基础业务与数据研判深度融合,努力构建专业引领、科技赋能、手段多样的全方位、全领域综合执勤队。他常跟同事们说,只有业务精湛,才能更好地实现对移民管理工作的技术赋能、智慧赋能。
但是,这位事事追求完美的七尺男儿,心中时常存有一份亏欠。年迈的父母在河北衡水,离天津并不算太远,可自从工作后,张宝明就没陪他们过过一次春节。每逢佳节倍思亲,父母总是安慰他:“没事,忙你的吧。”可从他们苍老的声音中,张宝明听出了思念和牵挂。挂掉电话,他只能默默流泪。
除了父母,还有孩子。“我的工作单位远,妻子上班也比较早,我们每天6时左右就要出门。因为没法送孩子上学,我们只能把他送到托早班,再由老师送去学校。尤其是冬天,寒风刺骨,孩子跟着我们一起头顶清晨的星月,睡眼蒙眬地开启一天的生活。望着他幼小而孤独的身影,懂事地跟我们说再见,我心里很酸楚。”张宝明说。
尽管如此,张宝明却并不后悔。他说,入警时自己曾在警旗下庄严宣誓,因此始终要以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和忠诚履职的岗位使命感,践行守护津门的铮铮誓言。(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