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详情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新天钢集团中兴盛达公司实现突破发展

来源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广播新闻部   2023-01-09 13:58:13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在津沽大地上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新天钢集团中兴盛达公司是一家生产预应力钢绞线的企业,就在几年前,企业还是连年亏损、人心涣散,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带头人打破原有桎梏,带领公司实现扭亏为盈、脱胎换骨。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改革故事?来听记者董朗的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走进新天钢中兴盛达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预应力钢绞线生产线正开足马力。伴随着设备的轰鸣声,总经理李宝军大声告诉记者,2022年,公司取得了十分亮眼的业绩:

(录音:混改之前的产能应该在25万吨左右预应力,全年的产量。混改之后是41万吨。目前接的订单应该在2023年3月份了,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最关键的是企业一线的职工,收入是混改之前的三倍了。)

中兴盛达公司原为渤钢集团下属国有企业。李宝军2005年大学一毕业就在这儿负责销售工作。2016年,由于不满公司发展现状,他辞职离开,到一家民营钢企担任管理工作。就在2019年德龙集团完成对渤钢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转年,他又毅然辞去高薪工作回到这里。李宝军说,回来是带着一份感情,但当翻看财务报表时,心里又凉了一截:

(录音:看到2020年上半年的财务报表,亏损三千万,最多的时候是亏4个亿。职工和中层都看不到希望,思想上比较涣散。我是入了600万经营保证金,这个企业亏损了,先亏我的钱,我亏光了才亏德龙的钱。)

李宝军所说的,是新天钢集团实行的总经理入股聘用制,这600万元将李宝军与企业深度绑定,形成“利益共同体”,哪怕再多困难,他也必须想方设法,带领企业走出困境。当时企业最需要的就是资金,李宝军先将公司产品聚焦在预应力钢绞线上,然后从销售和采购入手,打破过去“凡事必开会”的制度,预判市场、快速决策,一买一卖间争取最大利润。他说:

(录音:上任的时候,有2万多吨库存。市场是涨是落,什么时候卖出去是最合适的,你就有成本优势。从采购原料来说,如果后期涨了,你必须现在多进原料。一年当中如果市场给你10次机会,你能把握住6次以上,就有第1桶金了。)

与此同时,德龙集团也为中兴盛达提供了1.6亿元资金支持。拿着这些资金,李宝军对设备进行维修改造,将生产成本从每吨产品600元,降低到380元,并改革薪酬、考核等机制,甚至自己掏腰包奖励表现突出的职工。企业的变化让大家重新燃起希望,职工立足岗位,不断推陈出新,企业发展重回正轨。技术中心科技管理认证科科员梁颖说:

(录音:我们在2018年之前,8年时间授权发明专利是4项。混改之后,短短几年授权专利数是9项。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在2019年到2021年间,从0.14降低到0.07吨标准煤。我们还评为了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随后,李宝军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创新研发,将原本仅占比15%的中高端预应力钢绞线产品,增加到55%,提高附加值。公司成功研发“矿用锚索超大直径钢绞线”,应用于国家能源集团800米深层采矿项目中。

经过一系列改革,中兴盛达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公司从过去连年亏损,到2022年预计盈利1700万元,现金流突破6000万元,钢绞线产品广泛用于核电、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等领域,特别是国内核电市场占有率达到95%。李宝军说,2022年是公司的“脱贫年”,完成了脱贫任务,新的一年要朝着新目标继续深化改革、努力前进:

(录音:2023年我们会持续扩大中高端的市场开发比例,竭尽全力争取更大的收益,为后期的上市做准备;从创新方面我们继续研发新产品,像水电、风电抗腐蚀能力比较强的产品。我觉得改革应该永远在路上,从考核机制、从用人上都得不断地精进,最重要的是把人才吸引到中兴盛达来,2023年一定要更上一层楼。)(记者董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