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资料图片)
全面学习 深入领悟 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太平村水稻丰收。
天津北方网讯:朔风渐起,细雨生寒。
虽已过收获季,可在滨海新区太平镇太平村,这里的村民依然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
为啥高兴?“自打村里在撂荒的盐碱地种上水稻,每年这时候,总收成就要‘揭锅’了。”“知道是啥意思不?就是我们各家各户的‘年薪’快到账了。”“你说我们能不高兴吗?”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着心中的喜悦。
太平村党委第一书记窦国义看着开心的村民感慨道:“我们现在是致富有‘稻’,大家高兴,日子有奔头!可记者你知道,要把1600亩盐碱地建成‘大粮仓’,太难了。多亏有大家的支持,我们村‘两委’带领大家爬坡过坎,一路走来,真是不容易!”
太平村位于大港油田腹地,耕地面积1.2万多亩,土地全盐量平均在7.14‰,最高达10‰,属中重度盐碱地。
当地人这样形容:“干时一把刀,湿时一团糟,密不透气肥力差,辛苦一年也白搭。”有些地凑合种些作物,产量并不高,可重度盐碱地啥都不长。一来二去,不少土地撂荒了。
“听老人们讲,上世纪50年代,太平村种过水稻,大米质量还挺好。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停种了。”窦国义说起,2017年,在滨海新区农业技术部门的帮助下,他们在村里选取20亩盐碱地,用有机硅调理剂进行土壤改良试验,使全盐量下降60%以上,试种的4种水稻都收割了。
这让全村人来了精神,“种水稻比种玉米、麦子产量高”“碾成米卖的价也高”……村“两委”班子心头准备大干一番的“火苗”升腾起来,筹划着下一步“大棋”──成立合作社,整合1600亩土地,引入先进技术,降低土壤盐碱度,唤醒“沉睡”资产,大规模种植耐盐碱水稻,培育农民增收的新支点。
窦国义代表村“两委”承诺:“对上交土地的村民,我们按每年每亩550元支付土地承包费,丰收了,再分红。”
话好说,事儿难办。村民不买账,“种白瞎了可咋说”“旱田改水田要失败了,再改回旱田,得调整个三五年,荒废的时间算谁的”……显然,大家有顾虑,怎么办?
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做工作,讲政策、说利弊。窦国义拍着胸脯表态:“如果没成,550元照付,不让村民担风险。向盐碱地要粮食、要效益是咱们的梦想,一定带大家把这个梦圆了。”最终,村民点头了。但这也让窦国义感到了压力,“只准成功,不准失败!”
谁知,拐过一道弯,还有万重山。
2018年11月,太平村吹响“向盐碱地宣战”的号角。
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起早贪黑,挖沟、平地、建大棚……干了整整一冬。村民王风呈告诉记者,经过深沟抬田、大水压盐、育苗插秧、除草除虫、施肥引水,平衡土壤酸碱度,土壤pH值降到了8以下,盐分也不足3‰。
正当一切准备就绪,2019年4月底,一场大风给育秧的大棚膜全部吹烂;没等修补完,突袭的台风又把大棚刮倒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19日,1600亩地遭遇海水倒灌,一夜之间,全毁了。”说着,窦国义找来照片给记者看:土地干硬得裂出了缝,颜色发黑,细长的秧苗绿意全无,却依然倔强地挺立着。“这是海水退去后拍的,小苗还没蔫呢,都20厘米高了,多可惜!这下遇上海水,土地盐度更高了,之前白忙活,这叫我咋面对全村人。”窦国义声音低沉,情绪被带回那段日子。
无疑,村委会被推上风口浪尖,村民相继找窦国义“讨说法”,“你是咋应村里的”“还想咋折腾”……
“被人质问的滋味儿不好受,我对不住大家,心里别扭啊。”窦国义憋了口气,“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虽然我们啥都没了,但还有决心。太平村敢和天斗、和地斗,和一切困难斗。只要不放弃,就不算失败。”
没出5月,窦国义带队赴黑龙江采购种子,重启“稻田计划”。
勇敢追梦的太平人又出发了。他们一定要让贫瘠的土地蝶变,让撂荒的盐碱地飘出稻花香。
在镇政府和爱心民营企业家的支持下,太平村修整土地、育秧,铺设地下灌溉管线,引入滦河水进行灌溉;同时与当地海闸所沟通,避免海水倒灌再次发生。科技护航加上人为努力,6月9日,承载着希望的水稻出苗了。
此时的窦国义比谁都紧张,“可不能再出岔子了。”偏偏想啥来啥。7月大旱,秧苗严重缺水。“7月29日,我们正在地里愁呢,大雨点突然砸下来,可把大家乐坏了!不打伞,光着脚连唱带跳,比给几百万资金都舒服。没过几天,又下一场雨,算是把稻子保住了。”
眼瞅着苗一天天长大、吐穗,村里人脸上有了笑模样。王风呈说,“老人们没事儿就去地里转悠,老远就能闻着稻香味,看着金黄的稻田连成片,真欢喜。这是心血啊,太不易了。”
2019年10月中旬,稻田丰收了!亩产810斤,实测属国标一级优质水稻。由于成绩突出,太平村水稻种植基地被农业部认定为盐碱种植技术示范基地。
当年,村“两委”兑现承诺,发放土地承包费,另外每户再分20斤米。
“村民回本了,新米吃上了,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今年,我们又迈上新台阶,亩产1500斤。”窦国义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为他们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
目前,太平村已为耐盐碱水稻出产的大米注册了“老大港”品牌,并初步打入商超和线上平台,正在广泛拓展销路。
“有党的好政策支持,我们有信心将村里的盐碱地改造成良田,种好水稻,带领村民奔小康,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窦国义带领村“两委”班子盘算着,明年实施稻田水产养殖,投放蟹苗,探索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子,让太平村成为真正的“鱼米之乡”。
记者手记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在太平村的采访中,记者感触最深的是村里人敢闯、敢拼的干劲儿,还有那不服输的精气神儿。正是这份坚持和坚守,让撂荒的盐碱地飘出了稻花香。这背后,折射着生于斯、长于斯的太平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深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记者采访结束时,几个村民给记者展示了他们创作的短诗:“学习党的二十大,描绘美丽乡村画。冬枣丰收稻飘香,老大港米口味佳。乡村振兴看太平,迈进农业现代化。”
庄稼人的诗,朴实无华,却是他们的真情实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
太平村的奋斗故事还在继续,乡村振兴的新图景正一步步实现,期待明年稻香又起时……(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