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 > 详情
天天滚动:风口观察丨你选的基金经理,有一半可能从业不足3年

来源风口财经   2023-02-24 14:59:48

2023年基金经理变动潮仍在继续。

2月24日,富国基金公告,孙彬因工作安排,于2月23日离任富国新活力灵活配置混合的基金经理。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不到2个月,目前已有209位基金经理从349只基金中卸任,其中不乏一些明星基金经理。而今年以来首度上任的基金经理已有约80人,在全市场3300余名基金经理中,任职不足3年的“新生代”基金经理已占据近半壁江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那些将基金经理纳入自己的“选基”条件的投资者,在面临基金经理变动时,他们该怎么办呢?

349只基金掌舵人变更

2月24日,富国基金公告,孙彬因工作安排,于2月23日离任富国新活力灵活配置混合的基金经理,该基金将由吴栋栋担任基金经理。

数据显示,富国新活力灵活配置混合成立于2017年6月,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该基金规模为3.03亿元。孙彬自2019年8月开始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任职总回报率为91.44%。

2月16日,信达澳亚基金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旗下基金经理冯明远已于当天卸任信澳核心科技混合的基金经理,离任原因为内部调整,未来该产品将由去年11月增聘的基金经理徐聪单独管理。

与此同时,本月内还有王宗合、曲扬等百亿基金经理分别卸任了旗下基金产品。

不止如此,近期,还有“清仓式”离任的基金经理。

2月22日,中银国际证券旗下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白冰洋因个人原因卸任全部在管基金,并按规定在中基协办理注销手续。涉及的产品有中银证券健康产业、中银证券优势制造、中银证券价值精选、中银证券聚瑞。

白冰洋是去年市场十分关注的绩优基金经理,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白冰洋任职以来收益排名在同类基金经理中位列前20%(222/1044)。今年以来,白冰洋收益率为5.45%,高于同类基金经理的平均收益率3.81%。

就在白冰洋离任前一天,业内知名基金经理邬传雁因“工作安排”卸任泓德远见回报等6只基金产品,同时离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相关产品由秦毅、王克玉和于浩成接管。

2月18日,诺安基金发布公告称,基金经理蔡宇滨因个人原因离任。蔡宇滨此前管理的诺安低碳经济股票由韩冬燕接管,诺安策略精选股票基金经理变更为李迪。蔡宇滨2014年3月进入诺安基金,2017年12月起担任基金经理。

2月11日,长城基金发布公告显示,基金经理何以广于2月10日离任旗下多只产品。何以广是在长城基金工作12年的 “老将”, 此前管理6只产品,累计管理规模超60亿元。

此外,恒越基金的“顶梁柱”高楠也在1月份宣布因个人原因离任等。

数据显示,2022年,离职的基金经理人达到325人,离职人数超过2021年的323人,再次刷新历史纪录。2023年开年以来不到2个月时间,目前已有209位基金经理从349只基金中卸任。

“新生代”约占半壁江山

与知名基金经理密集离任“光景”相反,近日,“新生代”基金经理频频亮相。

2月23日,汇添富基金发布公告称,汇添富鑫添盈一年持有混合(FOF)于2月22日成立,募得资金3.58亿元,基金经理为徐博。这是又一位首度管理产品的基金经理正式上任。

此前,宝盈龙头优选股票新聘基金经理吉翔,嘉实全球产业升级增聘基金经理陈俊杰,上述基金经理均是首度管理基金产品。

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今年以来,首度登场的基金经理已有约80人,远超去年同期。

其中,兴证全球基金程剑、万家基金周慧、易方达基金田鑫、博时基金何平等8位基金经理,一上任便参与超百亿元规模基金的管理。

管理规模最大的为程剑,是“顶流”基金经理谢治宇旗下兴全合宜混合增聘的基金经理,该基金2022年四季度末规模超过190亿元。

博时基金何平、天弘基金程仕湘等人更是首次上任便一举成为5只产品的基金经理。

何平从黄海峰手中接管博时裕瑞纯债、博时裕通纯债3个月,单独管理规模超70亿元,另外3只纯债产品与其他基金经理共同管理;程仕湘担纲的5只基金均为共同管理,规模最大的天弘安利短债由柴文婷、刘莹、程仕湘三人管理。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月23日,全市场3300余名基金经理中,管理基金年限不足3年的“新生代”已占据近半壁江山。其中,任职基金经理不足一年的约600人;任职超过10年的基金经理不到基金经理总人数的10%;多位85后、90后基金经理陆续登场。

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博时基金可谓“新生代”基金经理的三大集中地,“新生代”基金经理数量排名居前,均超过40人。与公司基金经理总数相比,“新生代”基金经理数量也都约占“半边天”。

不过,不少“新生代”基金经理虽然从业时间不长,但管理过的基金产品却不少。根据数据统计,博时基金郭思洁,嘉实基金王立芹、田光远,易方达基金张湛累计管理产品数量均超过20只,平均每年管理6只以上。郭思洁、王立芹管理的产品主要为债券型基金,田光远、张湛则以股票指数型基金的管理为主。

投资者应提前准备应对

伴随着基金行业高速发展,最近几年基金经理变动一直处于高位。

例如2022年,获得基民广泛关注的董承非、周应波、赵诣纷纷离职,去向包括“公奔私”、创立私募基金或者“投身”个人系公募。

事实上,在整个公募行业人员变动的浪潮中,一位基金经理的变动公告实属平常。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基金经理频频变动原因不一,有些是为了“减负”,有些是为了带新人,有些是离职变动。

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强调,引导基金管理人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提高投研人员占比,完善投研人员梯队培养计划,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与传承,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

不过,也有部分投资者将基金经理变动纳入自己的“选基”的条件。那么,若基金经理离职,这些投资者该怎么办呢?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基金投资者超过7.2亿人。

客观来说,在基金经理离任,尤其是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后,接任者能否保持相似的投资风格、延续投资业绩都未可知,而前期的“新老搭配”能否奏效也还有待市场检验。比如,兴全等基金公司也从发展路线上寻找突破,带动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开始重视团队整体实力的培养,追求体系化、平台化、多样化应对市场的复杂变化,而不是依靠某位个人。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需要探索的课题是如何留住人才和储备人才,不要让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与离职来伤害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对于投资者来说,也要正确看待人员流动这一政策的职业现象,提前准备应对基金经理的变动。前任或明星基金经理离任并非一定是相关绩优产品的“末日”,新人上位挑战与机遇并存!

风口财经综合整理,素材来源:中国证券报、深圳商报、中国基金报、同花顺、21世纪经济报道等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