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房产 > 详情
房地产市场降温 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降近三成

来源中房网   2022-08-08 15:04:08

7月份,房地产市场有所降温,成交环比转跌,但未明显失速。

克而瑞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其重点监测的30个城市7月份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6%,同比下降33%。土地市场方面,截至7月26日,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总成交建筑面积为780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41%,同比降幅近五成。

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降近三成

从各线城市表现来看,一线城市坚挺,成交稳中有升,同环比分别增长4%和7%。26个二三线城市再现走弱迹象,成交环比下降20%,同比下降38%。分区域来看,长三角地区明显降温,大湾区淡季特征明显,环渤海地区再度遇冷,中西部地区筑底回稳。

整体来看,市场和企业销售表现较上半年相对稳定。目前市场整体需求和购买力仍处低位,行业信心也处在低位,企业的整体销售延续上半年的表现,但降幅都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窄。

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报告,TOP100房企7月份实现单月销售操盘金额5231.4亿元,略高于上半年月均水平。环比降低28.6%,降幅较往年30%左右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同比降低39.7%,降幅略有收窄。累计业绩方面,百强房企1-7月累计销售操盘金额的同比降幅也仍保持在49%的较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百强房企中近8成企业单月业绩环比降低,其中29家企业的环比降幅在30%至50%之间,17家企业环比降幅超过50%。且有近6成百强房企7月单月业绩不及上半年的月均水平。

另一方面,7月份有22家企业实现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包括旭辉、龙光、阳光城、电建、海伦堡等企业去化情况较佳,单月业绩环比增幅均在20%以上。

土地市场量跌价涨,5家企业货值超千亿

土地市场方面,随着第二轮集中供地进入尾声,7月份土地市场供求规模环比出现回落。

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监测,截至7月26日,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总成交建筑面积为780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41%,同比降幅近五成。由于7月内一二线城市成交占比上升,广州、上海、南京等核心城市均有集中土拍,导致成交单价上升至4660元/平方米,创下年内新高。

同时,土地市场热度呈现出分化加剧的情况。成都、广州、上海土拍均出现较高的溢价率水平,反观南京、重庆、长沙等城市溢价率均不及上轮,无锡平均溢价率也在低位徘徊,导致本月平均溢价环比下滑1.1个百分点至3.5%。

房企拿地金额方面,由于整体规模较上轮减少,因此单月50强房企拿地金额同环比分别下降27%和9%。拿地企业中,保利、招商、越秀等在上海等高地价城市拿地较多,因此单月拿地金额排在靠前位置。

整体来看,1-7月有四成百强房企仍受制于经营压力和资金压力,投资几乎停滞,拿地依旧是央企、国企及地方平台公司等老面孔,民企几乎销声匿迹。在新增拿地金额TOP100中,百强房企拿地数量仅35家,占到金额TOP100的70%,主要来自TOP30中的国企、央企,这部分企业拿地金额占比接近金额TOP100的50%。在已拿地的百强房企中,民企拿地金额仅占到17%左右。

报告显示,截止7月末,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百强总货值的47%,11-20强房企新增货值集中度较1-6月提升3个百分点,达到22%,前20强房企的新增货值集中度则达到68%,可见未来行业的销售集中度仍将走高,尤其是全国化、规模化的国央企优势较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7月份5家房企的年内新增货值已超过千亿。其中,滨江、华润和万科位列前三。新增货值TOP20房企与销售TOP20强房企重合度为60%,由此来看,20强房企内部分化同样明显,在部分房企年内的新增货值已经超过千亿时,还有部分房企今年尚未有土地入账。

地方救市力度有望继续加码

进入7月份,全国性的“停工停贷”风波引发社会关注。

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这也意味着,“停工停贷”风波,已经得到了最高层的关注。因此,在严守保交楼政策红线的大环境下,地方作为保交楼责任主体,亟需给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对此,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地方救市政策力度有望继续加码,二线及三四线城市或将全面取消“四限”,压力城市还将落地财税刺激、房票安置等措施,以刺激居民购房消费,稳定市场预期。

展望下月,克而瑞研究中心预计在政策暖风下,房地产市场有望筑底回稳,随着去年同期基数下调,成交同比跌幅或将有所收窄,各城市市场仍将继续分化。对于土地市场,在政策不断宽松、地块质量提升之下,热点城市的核心区域仍旧是房企补仓调结构的重点,而有能力拿地的房企短期聚焦集中供地的投资策略仍然不会改变。(亚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