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08年,在深圳街头,一辆类似“奥拓”的轿车现身街头,谁能想到多年后就是这台类似“小皮靴”的不起眼小车在未来会成长为一个“巨人”,这台比亚迪F3 DM不仅在中国汽车行业这块的肥沃的土地上留下了很深的足迹,谁能想到还可以给如日中天的“合资”踹了狠狠一脚?
早在零几年,比亚迪就已经登顶手机电池行业金字塔尖,与当时手机行业的霸主诺基亚达成合作。可以说,如果不跨入汽车的大门,比亚迪现在的合作也可以是,现在的华为、小米、OPPO等手机品牌。但与“并没有做错什么”的诺基亚悲惨命运相比,比亚迪仿佛拥有了一双洞察未来的眼睛。
“汽车”是继手机后,国民提高生活质量的又一大需求,其中潜藏着一个巨大的宝藏,等待挖掘。当然挖掘少不了一把好的工具,03年西北地区唯一一个具有轿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西安秦川汽车有限公司”进入了比亚迪的眼帘,作为当初的四家将奥拓引进来的微型车企业之一的秦川,可以说还是有过辉煌的。在当时,造车对于比亚迪一个手机电池公司来说,完全就是一个新手小白,刚出生在“新手村”。在当时造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那时候拿着一堆PPT是根本没有人理会的,光是汽车生产资质这一方面的就要求极高。就这样比亚迪将秦川汽车有限公司纳入麾下,拿着这把开局小菜刀迈出了新手村。
早期的比亚迪并不“火”,说起来很多人都未曾耳闻,知道的也顶多觉得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品牌。在当时还是“合资”天下的时候,定价权并不掌握在自己人手里,高价低配也是有钱人炫耀的资本,买了一辆德系、美系、日产都觉得很牛了!但辉煌时刻谁都有,别拿一刻当永久。
虽然08年国家就出台了利好新能源政策,但转机2019年底才慢慢到来,新能源时代的大门,才终于给比亚迪完整打开。
从2019年的至暗时刻到2021年5月19日,比亚迪喜迎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2022年11月16日,比亚迪的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也顺利下线,再到今年8月9日比亚迪从300万辆到500万辆,仅仅用了短短的9个月。比亚迪的新能源之路不说艰难困苦,至少也是困难重重。这背后也不是一家中国车企如此,见证的是新能源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和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崛起。
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全球排名第一,产销占全球60%,专利公开量占全球70%,中国前6大动力电池供应商占全球电池装车量63%。王传福预测,到2025年,中国市场新能源占有率将达到60%,而中国汽车品牌在总体市场占有率将达到70%。
最后要说的是比亚迪的500万,只是中国汽车发展里程上的一个小小指示牌,上面只写的了三个大字“向前进”!,相信500万这个数字只是国产的开端,也并不独属比亚迪,国产终将崛起!
撰文/小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