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势Auto-First|刘天鸣
“在汽车产业浪潮中中国汽车产业快速成长,但也正在经历一场深度的洗牌,产业格局正在重构中。”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在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指出,“在产业格局重构中,整车、零部件竞合格局在变化,动力电池从过去少电、缺电、贵电,到今年迅速转换为产能过剩,产业必将回归到理性状态。”
面对当下全球汽车市场发展,朱华荣认为,新汽车时代的趋势也更加明显,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正在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传统优势品牌、优势产品面临电动化、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品牌的巨大挑战。
(资料图)
与此同时,朱华荣认为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构主要分为四大方面。第一,地区国别竞争占比变化。曾经是“欧美日德韩中”六分天下,但到如今已经是中国品牌坐拥半壁江山,中国品牌的产品结构也从原来的低端低价产品到中高端的快速渗透。
第二,市场竞争的优劣势在发生着变化。中国品牌在造型、新能源、智能化的优势凸显,引领着全球,换道竞争的优势也更加明显。
第三,产品结构发生着变化。虽然电动车仍然保持了整体的增长,但EV增速大幅下降,EV同比增速从2021年的162.0%下降到2023年1-4月的18.1%,而包括PHEV和REEV在内的XEV,正保持高速的增长,今年1-4月同比增长96.8%。2030年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油车的比例很可能是4:3:3或3:4:3。
第四,整零竞合格局在变化。整车、零部件分工处于非稳定状态,长安汽车预计到2025年中国需求的动力电池产能约为1000-1200GWh,目前行业的产能已经达到4800GWh,产能出现严重的过剩,产业必将回归到理性状态。
朱华荣指出,国内乃至全球汽车市场的格局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当其冲的是竞争加剧,从原来的传统品牌与新势力品牌竞争演变为传统自主品牌、传统合资品牌、新势力、ICT四方角逐。由于各方都立足战略竞争,当期价格竞争越发激烈。地方对GDP的强烈诉求,以“地补促销”参与市场竞争,让市场竞争更加复杂而激烈。
价格竞争进一步压缩企业盈利能力。朱华荣表示,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真正盈利的电动车品牌也就2~3个,呼吁从地方到社会各界都要努力地构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减少非市场因素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干扰。
其次,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供应链韧性不足,关键的原材料及芯片高度依赖于进口。朱华荣介绍道,镍、钴进口90%以上,芯片进口90%以上,长期性的问题没有解决,长周期、结构性问题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安全,解决关键技术突破问题任重道远。
最后是,国际化机会大,但风险也大。受地缘冲突、逆全球化、先导国家调整产业政策的影响,全球进入震荡期,需求减弱(消费降级)、供给波动,海外风险加大。虽然全球汽车市场在转型过程中面临众多挑战,但发展态势不可逆,特别是国内汽车市场总体大盘将持续增长,将给汽车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在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向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品牌迈进的过程中,长安汽车提出了“五大布局”。朱华荣介绍道,一是加快产品和产能的布局,二是强化品牌建设的布局,三是加强营销服务布局,四是加快完善市场的布局,五是加强组织人才的布局。未来2-3年是长安汽车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长安汽车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聚焦新能源、智能化以及“海纳百川”计划,全速向智能低碳出行公司转型,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