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猫的mac是设备入网的唯一标识,如果mac被复制会导致入网后网络故障及其它攻击故障。
2、SN号其实有两个,2177是8位,还有个2178是9位,前面有个大写的G,就跟包装盒和设备上面条码印的一样。
(相关资料图)
3、其实完整的loid(PONLOID[ID: 2180])光猫的loid是由厂商代码(VENDORID[ID: 2176]4位数)+编码(GPONSN[ID: 2177]8位)组成的;MAC地址:setmac 1 256 00:00:00:00:00:00setmac 1 257 00:00:00:00:00:00setmac 1 258 00:00:00:00:00:00setmac 1 259 00:00:00:00:00:00setmac 1 260 00:00:00:00:00:00SN和设备标识一定要输入大写字母,mac输入小写字母;参考:MAC地址是什么?MAC(Media Access Control或者Medium Access Control)地址,意译为媒体访问控制,或称为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
4、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 IP地址,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则负责 MAC地址。
5、因此一个主机会有一个MAC地址,而每个网络位置会有一个专属于它的IP地址。
6、有了ip地址,为什么还要mac地址?1.整体与局部信息传递时候,需要知道的其实是两个地址:终点地址(Final destination address)下一跳的地址(Next hop address)IP地址本质上是终点地址,它在跳过路由器(hop)的时候不会改变,而MAC地址则是下一跳的地址,每跳过一次路由器都会改变。
7、这就是为什么还要用MAC地址的原因之一,它起到了记录下一跳的信息的作用。
8、2.分层实现如果在IP包头(header)中增加了”下一跳IP地址“这个字段,在逻辑上来说,如果IP地址够用,交换机也支持根据IP地址转发(现在的二层交换机不支持这样做),其实MAC地址并不是必要的。
9、但用MAC地址和IP地址两个地址,用于分别表示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是有好处的。
10、这样分层可以使网络层与链路层的协议更灵活地替换,网络层不一定非要用『IP』协议,链路层也不一定非用『以太网』协议。
11、3.早期的『以太网』实现早期的以太网只有集线器(hub),没有交换机(switch),所以发出去的包能被以太网内的所有机器监听到,因此要附带上MAC地址,每个机器只需要接受与自己MAC地址相匹配的包。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