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3天、5天或7天入殓,如陕西渭南大荔县是出殡前一天上午入殓。
2、入殓时,由长子抱头,次子抱脚,如子多,则其余子均抱腰,请来的亲友或举重(抬棺人员)四至六人,用绸巾兜住死者的腰,先将尸体的脚放入棺内,然后缓缓将尸体平放入棺内再用红线拴一枚方口铜钱,由上而下对准死者鼻子,另用一根红线从棺头中线拉至棺尾中线,拉直后,看尸体鼻子与棺头、棺尾中线,三点是否成一直线,如果不成一直线,即调整尸体位置,还有的用一根细棉绳,两头各系一枚方口古铜币,挂在棺材口上,死者就放在绳子上入殓。
3、尸体放入后,再于尸体两侧分置死者生前所爱之物、衣服、穿戴、饰物、生活用品和冥器等。
(相关资料图)
4、有的入殓时还在尸体枕下垫一些带籽的棉花,取绵延有子之意,以求后代子孙人丁兴旺。
5、一切送老物放好后,在尸体上,依次叠盖亲友所送的重被,最后一条为孝子、孝孙所送,俗称子孙被。
6、扩展资料:入殓由死者的儿子抱尸入棺。
7、晋东南沁县一带,讲究把死者的头部用红布围上,然后由其长子抱头,另外4人或6人抬身体,脚先头后出屋。
8、屋外用毯子遮阳或打伞,浮山等地称为“上不见天”。
9、入棺时,死者的脚要先进 ,然后平放棺内 。
10、有的地方在男性死者的右手放鞭子,左手放馒头;在女性死者的双手都放馒头。
11、鞭子称为“打狗鞭”,馒头称为“打狗干粮”。
12、襄汾一带,死者绝气后要用白布束身,入殓后把白布取出,分给儿孙束腰,名为“留后代”。
13、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入殓“入殓”,又叫“入棺”、“入木”、“落材”……古称“大殓”,意为将人死尸体移入棺木。
14、各地时间不一;有3天、7天入殓的;有死后当天入殓的,如五寨、曲沃等地即是这样。
15、最好在3-5天正合适,夏天短点3天,冬天5-7天,主要是有人若假死,可能在3日内活过来.。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