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汽车 > 详情
黑马冲击科创板,蜂巢能源“搅动”动力电池行业格局

来源搜狐汽车   2022-11-23 09:28:30

文/ 江南

当行业步入太瓦(TWH)时代,动力电池的竞争格局却还未尘埃落定。追赶者们高歌猛进,冲击着宁德时代、比亚迪们的霸主地位。


【资料图】

蜂巢能源即是“追赶者”中的一员。这家2018年2月创立的动力电池企业,在发展不到5年后,2022年上半年,其动力电池装车量便已跻身国内排名第六、全球第十,成为行业内杀出的一匹“黑马”。如今,蜂巢能源还将叩关资本市场,有望实现加速突围。

11月18日,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蜂巢能源”)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若一切顺利,蜂巢能源作为此前全球前十中唯一未上市的动力电池企业也将登陆资本市场。

纵观蜂巢能源发展历程,其自长城汽车体系中脱胎,后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扩大独立第三方业务,最终实现独当一面。从2021 年一季度到2022年二季度,公司主营业务中关联交易占比降至 52.23%。“吉利、小鹏、理想、赛力斯、 PSA(Stellantis 集团)……”藉由这些客户名单,蜂巢能源构筑起了完整的多层次客户体系。

“竞争格局还未完全形成,前八名都有机会”。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曾公开表示。面对市场机遇,蜂巢一边谋求开疆拓土,大手笔扩产;一边大力研发,在电池材料、制造工艺、电池系统等产业链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及可持续研发能力。

不仅如此,在构建全球化新型产业生态上,蜂巢能源同样不遗余力:自建正极材料和电池回收工厂,参股锂矿等产业链高增长高价值环节,规划在德国等地建设电芯、模组和PACK工厂,配合欧洲客户和基石客户的需求……蜂巢能源正在打造自身产业链护城河。

“行业黑马”杀出重围

2016年,长城汽车成立了电池事业部,正式切入动力电池赛道。蜂巢能源即脱胎于此。

2018年2月,蜂巢能源从长城汽车中独立出来,专注动力电池研发、试验、制造、组装、销售。最开始,依托长城汽车的需求为基本面,其后,谋求开疆拓土,大手笔在江苏常州、四川遂宁、浙江湖州、安徽马鞍山、江苏南京等地建厂,并在德国等海外进行国际化布局。

蜂巢能源营业收入近年来增长迅速。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蜂巢能源营业收入分别为9.29亿元、17.36亿元、44.74亿元,2019-2021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9.42%。

高速发展同时,蜂巢能源也在迅速扩大独立第三方业务。

招股书显示,2021年以来,蜂巢能源主营业务中关联方销售占比呈显著下降趋势,至2022年二季度已降至52.23%。同期,主营业务中非关联方的季度复合增长率为163.37%,远高于关联方的复合增长率0.16%和整体销售复合增长率的13.89%。

与之同时,蜂巢能源的客户名单更加多元:吉利汽车、零跑汽车、东风汽车、岚图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光束汽车、赛力斯汽车、合众新能源汽车。公司与PSA(Stellantis集团)等知名国际汽车厂商亦开展业务合作。上述名单中既包括传统汽车厂商与造车新势力,也包括国内整车厂及海外品牌。蜂巢能源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多层次客户体系。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动力电池企业客户集中度较高是行业普遍现象。一般来说,动力电池企业会综合考虑自身情况,选择重点开发少数几家战略客户作为基石客户,并与之深入合作,这就造成了很多动力电池企业客户集中度较高的情况。蜂巢能源通过与基石客户的稳定合作,既有利于业绩增长的稳定性,同时也体现出公司产品及技术赢得了行业优质客户的青睐。

以长城汽车这类优质的基石客户为例,通过前期互相支持,蜂巢能源得以不断完善电池产品的研发与测试优化,实现技术有效迭代与升级,从而将其打造成为更懂汽车的电池专家。此外,从长期来看,随着入局者增多,客户抢夺日趋激烈,拥有稳定的基石客户反而有利于公司在动力电池行业的长期稳定经营。

目前,蜂巢能源在行业二线厂商中地位已经稳固,正在向头部企业发起冲击。

根据韩国锂电池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统计,蜂巢能源2021年及2022年1-6月动力电池装机量世界排名第十;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蜂巢能源2021年度及2022年1-6月动力电池装车量国内排名第六。其中, 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累计装机量达到2.6GWh,同比增长160%。

专利数公开量位居电池创新主体前列

“未来新能源逐步朝着规模化演变。如何在未来这种大规模供应,甚至产能过剩的时代还能具有竞争力,这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杨红新表示。

动力电池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维持竞争力的一个核心指标是公司的研发实力。作为后来者的蜂巢能源大举扩产同时,在研发上同样不遗余力。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6月,蜂巢能源研发费用分别为3.75亿元、3.80亿元、7.24亿元及5.72亿元。2019年-2021年蜂巢能源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0.71%,累计研发投入金额近15亿元。

成果上,截至2022年9月30日,蜂巢能源共计拥有境内授权专利2979项,其中发明专利468项。根据中汽中心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公开信息,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6月,蜂巢能源动力电池专利公开量分别为586项、878项及568项,分别位列中国动力电池专利公开量创新主体排行榜单第一、第一及第二。

一众专利技术中,无钴技术、叠片技术是公司的核心技术。

三元正极材料中,钴元素成本占比高,且属于稀缺资源。因此,钴资源已成为正极材料行业卡脖子问题。全球正极材料厂家普遍将低钴化、无钴化作为重点研发方向。

公开资料显示,蜂巢能源无钴技术以自研无钴材料为正极,通过电化学体系优化和叠片设计,有效地提高了电池性能:其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40Wh/kg,充电倍率为2C的快充电池可以实现30分钟充电80%,常温25℃循环高达2500次,高温45℃循环高达1200次,在热安全稳定性、过充能力方面均远超过国标水平。

有业内人士指出,蜂巢无钴电芯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和低成本等核心优势。招股书显示,公司的正极材料无钴突破性技术获 2021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前沿及创新技术奖,并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科创中国”榜单(先进材料领域先导技术)。

通过掌握超高速叠片技术,蜂巢能源在电芯生产效率取得颠覆性突破,且在安全性上有所提升。

2019年,蜂巢发布第一代叠片技术,实现0.6秒/片的叠片速度;到第二代时速度就可提升到0.45秒/片。目前,蜂巢能源自主研发的高速叠片3.0技术,效率高达0.125秒/片,已经实现产线量产应用。

对比传统叠片路线,超高速叠片工艺技术大幅节省设备投资与占地面积,同时在安全方面,解决了行业隔膜褶皱、对齐度不良等缺陷控制与监测痛点问题。

市场人士指出,高速叠片3.0技术在制造效率和安全性提升方面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充放电过程中内应力分布更加均匀,电芯循环寿命更长,满足电动汽车长寿命使用需求。

打造供应链护城河

电车产业链坡长雪厚,有券商分析称,目前全球电动车渗透率仅10%左右,成长性仍然十足。

“动力电池目前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对动力电池企业而言最重要的目标是扩产落地、客户拓展和市场份额。”一位动力电池行业资深从业者同样表达类似观点。

本次IPO,蜂巢能源计划募集资金150亿元,其中115亿元将用于推进常州、湖州、遂宁三大生产基地建设,剩余部分将被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三元高能量密度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无钴电池及系统开发项目等项目。

招股书显示,上述三大生产基地建设资金项目总投资367.51亿元,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106.65GWh产能。

“当扩产达到一定规模后,产能竞争将逐步转为供应链竞争。因为供应链决定了成本、保供能力,以及供应链安全。”杨红新认为。

蜂巢能源正在为这一天到来做积极准备。 一方面,公司业务线不断拓展,从起初的电池包业务,逐渐延伸到电芯、模组、储能电池系统业务。

招股书显示,2019年,公司来自电池包业务收入8.1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99.86%;模组、电芯、储能业务占比几近忽略不计。2022年上半年,电池包业务收入20.92亿元,占比60.08%;模组、电芯、储能产品占营收比重分别为20.07%、18.22%和1.63%,成为公司收入主要增长点。

另一方面,通过投资、参股、签署协议等方式,蜂巢能源进行了完善的产业布局,有效保障未来公司可持续经营。

在生产基地规划方面,蜂巢能源在常州、保定、湖州、遂宁等地建有或规划建设生产基地,可以快速响应不同区域客户对公司产品需求;在上游产业布局方面,蜂巢能源建有自主正极材料生产线,并直接或间接参股多家上游企业,涉及领域包括锂盐、前驱体、负极材料、铜箔、电解液等核心领域;此外,蜂巢能源与多家上游供应商签署保供协议,以协议方式保障未来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

2020年以来,由于电芯、正极材料产能扩张过快,碳酸锂等上游原材料出现供应短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一度飙升超10倍,给整个动力电池产业带来巨大成本压力。

为了应对上游原材料紧缺带来的挑战,蜂巢能源与巴斯夫开展合作,与其共同入股了永杉锂业,以加强锂资源的供应;2022年6月,蜂巢能源还与川能动力、亿纬锂能签署合作协议,宣布组建合资公司,以有效保障锂盐供应、降低锂盐采购成本。

此外,通过投资电池回收企业顺华锂业、合资成立藤青青再生资源(上饶)有限公司,蜂巢能源完善其在电池回收赛道的布局。

面对当前动力电池产业存在结构性紧缺的情况,蜂巢能源积极布局车规级动力电池相关高端产能规划,紧抓行业以高品质、高安全、高技术为代表的高端化产业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市场竞争力。

有市场人士指出,至少从目前来看,动力电池先进产能是不足的,先进的产品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以蜂巢能源为代表的这类动力电池厂商通过深度布局高端产能,有利于抓住行业转型机遇,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