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管降薪,再到全员工工资打折,沈晖和他的威马汽车,似乎真的快顶不住了。
11 月 21 日下午,威马汽车 CEO 沈晖发布了一封全员内部信,称为了应对资金压力,将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
公司主要采取了降薪措施,即M4及以上级别管理者主动降薪,发放50%的基本工资;对于其他员工,则采取发放70%的基本工资。
(相关资料图)
网上流传的威马汽车内部信部分截图
同时,公司对于发薪日也进行了调整,即从此前的次月8日发放上月工资调整为次月25日发放上个月工资。不仅如此,威马本年度将不会再发放额外奖金(第13薪)、留人奖金(第14薪),而且对于购车补贴,也将会暂停发放。
事实上,业界对于威马“降薪”一事业界并不惊讶。此前,威马汽车降薪等消息,已经在网络上传开。从这封信来看,威马汽车降薪等措施,已经开始落地实施。
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进入今年下半年,关于唱衰威马的言论不绝于耳。追究其根本,还有从此前威马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书说起。
今年9月,威马在发布的招股书上显示,威马在2019年-2021年已经连续三年亏损,金额分别达到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累计亏损高达174亿元。
当然,针对亏损数额持续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来自不佳的市场表现。不过,碍于威马目前的状况,品牌已经很久没有发布最新的销量数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10威马汽车累计销量为29284辆,和蔚来、小鹏、理想等头部新势力车企以及哪吒、零跑等“新贵”已有较大差距。
因此,对于当下的威马来说,通过“降薪”的方式降低成本,缓解公司资金压力,也是无奈之举。
根据此前威马发布的在职员工统计来看,威马在最近几年的招聘人数在不断扩大。2019年-2021年,分别为2639名、2899名和3952名。当然,这也算正常现象,毕竟随着威马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只有继续扩充员工才能稳定产能,但相应的人工成本也在增加。
从职能分工来看,截至2021年末,公司半数员工在制造岗位,其次,研发人员占比28.9%,一般行政和销售人员占比均不到10%,而企业高管则比例更低。
不过,在薪酬对比下,却有着明显的不同。从财务数据来看,薪酬总额最多的为包含高管层在内的行政人员,2021年合计高达21.0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也正因此,关于威马CEO沈晖“12亿”薪酬引发了行业激烈讨论。不过,很快官方也给出了解释:沈晖2021年能拿到手的薪金和花红总额为201万元,剩余12.59亿元为受限制股份/购股权开支,并非实打实的现金薪酬。
同时,同样占比少数的销售人员薪酬总额为1.55亿元、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2.74亿元。然而,占人数比例最高的制造岗位员工,雇员薪酬在公司销售成本中的占比极低。报告显示,2021年薪酬总额2.01亿元,占比仅为3.0%。
在行业看来,威马在薪酬比例上并不算合理,有点过于“头重脚轻”。站在企业的角度,公司高管主动降薪50%,一定程度上的确较低了企业很大一部分开支。不过,站在员工的角度,即便高层动辄百万的年薪被坎半,此举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生活影响并不大。相反,对于占据企业人数份额最多的下层员工来说,降薪则意味着生活成本压力加剧。
威马亟需上市缓解财务危机?
回顾发展史,威马也曾是最被资本看好的造车新势力品牌之一。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从 A 轮到 D 轮,威马一共获得了 4 轮 12 次融资,共计获得超过 410 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资金。公司股东阵营可谓星光熠熠,腾讯、百度、李嘉诚、何鸿燊家族、红杉等巨头云集。
不过,相比于出身于互联网的“蔚小理”,沈晖则来自于传统车企,这也导致他在打法上与其他品牌不同。公司创立之初,就投入重金自建工厂,致使大量资金变成了固定资产。目前,威马汽车在浙江和湖北两地,拥有年产2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威马投入的工厂实际产能利用率并不高,导致固定资产折旧,从而进一步加剧公司亏损,以至于威马每卖出去一辆车亏损近16万元。
财务重压之下,公司只能快速寻求资本市场输血。早在2020年,威马汽车就打算冲击科创板,欲借此实现名利双收,但这一计划很快流产。随即,公司在今年6月转道港交所。
如今的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骤降。“蔚小理”的股价齐齐大跌,市值巨量蒸发。今年9月上市的零跑汽车,当天即跌破发行价,当前市值仅220亿港元。因此,威马的上市进程仍未有进展。
而现金流上,截至2021年12月31日,威马手里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6亿元。相比于“蔚小理”账面上有几百亿元的流动资金,威马并无太大富余的空间。
一方面,亏损、销量以及现金流迫使威马不得不寻求上市,融到更多资金缓解压力。但另一方,上市机会的渺茫让威马进入了“缺钱”的死胡同。
对于眼下的威马而言,尽管降薪实属下下策,但迫于形势不得不为之。